5月3日,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00萬輛。5月4日上午,西安市交警支隊召開通報會,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長、交警支隊支隊長(現任西安市環保局局長)劉軍,現場答疑解惑。
在西安市廣納英才快速發展的今天,如何緩解人、車、路、環境之間的矛盾,如何緩堵保暢,成為每一個人關心的問題。昨天,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。
西安會不會限號限購
不少記者提問,西安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00萬輛后,很多市民都很關心政府會不會采取“搖號買車”或“搖號選牌”的辦法限購?
劉軍:“如果我們有先進的理念,我們還需要采取這種辦法嗎?如果我們沒有先進的理念,只是考慮個人的利益,那么我覺得這種方式(搖號買車)不會遠。不要說現在限行20%,以后采取單雙號都很有可能。最關鍵是先進理念的培養,不能等待啥時候搖號。小汽車多用在急難險重時刻,平時要多踐行公共交通。交通好了,公交周轉率高了,坐公交、騎自行車不方便、走路不安全的問題都解決了,我們不就進入了良性循環嗎?所以在今天,踐行這種公交出行理念尤為重要。”
占道圍擋是否加劇交通擁堵
在昨天的交流中,很多網友提問劉軍,占道圍擋與機動車保有量增長,哪個更明顯加劇了西安擁堵?
劉軍坦率給出了數據:2015年10月,西安機動車保有量達220萬輛,日占道圍擋約60處;3日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00萬輛,日占道圍擋約200處。占道圍擋增多與機動車保有量增多都是致堵原因,公共交通的發展難免需要一個過程。”
如何更好地倡導2+5=0交通理念
有記者提問:咱們一直在強調2+5=0(即大力倡導公交出行、綠色出行的2個環保出行新理念;樹立遵守標志標線意識、文明禮讓意識、交通感恩意識、快速通行意識、減少一人一車出行5種交通意識;追求市民出行零違法、交通事故零傷亡、城市交通零擁堵的美好愿景)的交通理念,對此您覺得除了媒體倡導、宣傳之外,現在有沒有可行的獎懲措施,來鞏固市民的這一理念?
劉軍:“我在這里就給大家普及以后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,我更推崇的是用經濟手段。作為一名從警30多年的老交警,我認為如果我們不用這種手段,大家覺得還有什么更好的手段呢?公共秩序怎么維護呢?如果大家都認為這個辦法很好,行政部門不去應用,我覺得那就是我們的失職、瀆職。”
“新西安人”落戶會否加劇擁堵
網友提問:西安戶籍新政實施以來,2018年到現在新增落戶人口近40萬,以西安現在的交通狀況,能承受得了這么多人口以及帶來的機動車增長量嗎?除了交警部門提倡的2+5=0的交通理念之外,還有沒有見效更快的措施來緩解人口激增帶來的交通問題?
劉軍:“首先人口新政我舉雙手贊同。我們吸引的畢竟是高端人才,吸引的是年輕的人才進入我們的城市,肯定會為我們的城市注入新活力。這些高端人才進入以后,他們對新事物和先進理念會更快地去接受。所以對你剛才的問題,不要有太多的顧慮。”
會不會加收交通擁堵費
有記者問,目前的常態化限行,促使一些人又去購置新能源車或第二輛車,交通環境變得更差了,對此交警部門有什么措施?會不會在城墻內加收擁堵費?
劉軍:“如果公眾對繳納交通擁堵費、高額停車費形成共識,那擁堵的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。經濟手段是大家都不愿意碰的底線,但我想提出來供大家一起思考。在城市管理方面,應該考慮提高停車費。比如在日本、新加坡,如果使用個人交通工具上下班,可能當天的收入都不夠交停車費,這樣大家都會使用公共交通,收取的高額停車費上繳財政后,財政又補貼給公共交通,于是公共交通就會更加便利。高額的停車費收取以后交給財政,財政又補貼給(公交),公交車更加便利,以后形成良性循環。至于在城墻內是否加收擁堵費,這是以后思考的問題了。”
二環上能否再架一層
有記者問,以您交通專家的身份,有沒有可能在二環上再架一層,把集中的幾個區比如高新區的企業分散開來,以緩解交通擁堵?
劉軍:“我們現在的高架橋、立交橋是不是解決交通的唯一途徑?每個城市的交通發展過程是不一樣的。我想講個例子,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,韓國首爾有一個高架橋被拆除,恢復了普通道路,結果被聯合國塑為交通方面的典范工程,因為恢復了商業,給廣大市民提供了慢行的交通體系。其實整個街區的問題并不是通過高架橋解決的。城市為解決交通問題,肯定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。”
所以說用高架只是怎么更加優化我們的動脈、主動脈、靜脈主次干道的合理分配。我們要開放街區,但是很多單位沒有這樣做。
現場◎ 買車熱情不減排隊掛牌積極
昨天一大早,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西安市車管所魚化機動車服務中心,了解車主們對機動車突破300萬輛怎么看。
上午10時,魚化機動車服務中心門前,等待掛牌的新車已經排至大門口200米外。隊伍最前面就是正在錄入資料的機動車注冊業務大廳,現場已經叫到134號。
“我是早上6點20分來的,當時前面都有不少車了,交警每次發100個號,我這算是第二撥。”正在等待錄入的耿師傅說:“估計12點前我就能選上牌子。”
就在這時,民警對講機里傳來消息:“排進門口的車已經是第300輛了。”這也就意味著民警需要趕去估算后面排隊的數量,及時安撫疏導排隊車主。“因為公安部系統升級之后,魚化所每天限額360輛,辦滿這個數量系統就無法錄入了。”
記者了解到,2017年西安一度日均新車掛牌量每天達1500輛左右,最高峰新車掛牌量達2500輛。加上長安、北郊、西郊、東郊、南郊等分所,日均西安市新車掛牌量逾千輛。按每年250余個工作日推算,平均每年新掛牌機動車超25萬輛。據了解,2017年12月1日,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277萬輛,僅僅5個月后,保有量就突破了300萬輛,增加了23萬輛。這其中,西安戶籍新政的實施,新西安人的加速流入,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。
數據◎ 車輛快速增長加重大氣污染和擁堵
據《2017年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數據顯示,截至2017年底,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達288.56萬輛,比上年末增長11.5%。私人汽車保有量246.66萬輛,增長11.0%。
2016年至2017年間,機動車增加了33萬余輛,其中私家車增加了27萬余輛,估算下來,去年西安平均每天新增740輛私家車。
根據4月17日滴滴出行發布的《2018第一季度城市交通出行報告》,西安市2018年第一季度擁堵狀況雖較去年第四季度降低了0.1%,但仍位居全國首位。在晚高峰期間,西安擁堵程度排名第一。而在滴滴出行發布的《2017年度城市交通出行報告》中,西安擁堵程度排名全國第二。
專家◎ 快速完善公共交通人人參與緩堵保暢
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、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石英從公共交通、道路規劃以及遵法守則3個方面詳述了自己的意見與建議。
“隨著西安落戶政策吸引來的人才和人口越來越多,我們不難預見,機動車保有量還將持續增長,擁堵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,可以說,緩堵保暢迫在眉睫。”
石英稱,在他看來,緩堵工作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。“其實西安這幾年在發展公共交通上已經做了不少工作,但還應該再加把勁,地鐵要抓緊修,之前規劃的輕軌、云軌也應該盡快動起來。公共交通發達了,乘坐公交地鐵出門比開車還方便,人們自然而然會放棄開車,擁堵問題也會迎刃而解。”
石英表示,除了發展公共交通之外,政府部門應該在道路規劃上多加考究,道路規劃是否合理對通行率有著很大的影響。“首先,打通斷頭路、對一些道路拓寬改造是十分必要的。其次,對一些規劃的不合理的道路,要盡快整改。”石英向記者列舉了一些十字路口沒有過街通道或人行天橋,往往是嚴重擁堵區域的例子,也列舉了某些道路沒有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,行人、機動車、非機動車混行,造成擁堵的例子。“像這些區域,相關部門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盡快整改,道路規劃合理了,人車各行其道,交通狀況會好很多。”
此外,石英認為,部分人員遵守交規意識淡薄,公德意識較差,也是引發交通擁堵的原因之一。
“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不難見到開車隨意變道,騎電動車見縫插針、行人隨意闖紅燈橫穿馬路等種種交通亂象,這些行為往往會引發某個節點甚至是局部區域交通的嚴重擁堵。所以提醒每一位市民遵法守則也是十分必要的。”石英說,緩堵保暢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,是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大事,每個人都應做到文明行車,文明行路,從而形成人人參與的緩堵保暢良好氛圍。
陜西省社科院研究員、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在談到如何緩解人、車、路、環境之間的矛盾時,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。
他認為,道路承受能力不足就應該合理規劃道路,加快打通斷頭路。人口增加導致車輛激增、道路擁堵就應該大力發展公共交通。“靠限行等措施緩堵都是治標不治本。”張寶通表示,“人口增加會加快西安發展,這是好事,我們不能因為人口增加導致房價上漲、交通擁堵而拒絕這項政策。房源不夠就建樓,道路通行力不足就趕緊加快地鐵的修建,一個‘上天’,一個‘入地’,這個問題總能解決,那些大城市也是這么發展起來的。”
張寶通表示,西安地鐵的修建還是太慢,“欠賬”太多。“西安畢竟是一個享譽中外的文明古都,構建完整的公共交通網絡是必要的。可目前3條地鐵線連滿足市民日常出行都有些為難,所以一定要加快速度。地鐵網形成了,不管是對治污減霾還是緩堵保暢,都有很大好處。”
本網原創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【注:凡注明“來源:XXX(非今日陜西 www.nrbtx.tw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;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29-87426369】
閱讀:0
人物
HOT CHARACTER
圖匯
HOT PICTURES
每天排名
TOP ARTICLES